首页

女王虐调教马眼

时间:2025-05-29 17:44:24 作者: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 我国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 浏览量:62993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马帅莎 李仪)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29日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18分钟后,将探测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转移轨道。此后,探测器太阳翼正常展开,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白国龙 摄

  天问二号主要任务目标是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小行星2016HO3是人类目前发现的地球准卫星之一。天问二号任务工程目标一是突破弱引力天体表面取样、高精度相对自主导航与控制、小推力转移轨道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二是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探测数据和珍贵样品。科学目标则聚焦于测定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多项物理参数,一是测定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轨道参数、自转参数、形状大小、热辐射特性等物理参数,开展轨道动力学研究;二是开展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形貌、物质组分、内部结构以及可能的喷发物等研究;三是开展样品的实验室分析研究,测定样品物理性质、化学与矿物成分、同位素组成和结构构造,开展小行星和太阳系早期的形成与演化研究。

  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仅仅是天问二号任务漫长探测过程的“第一步”。天问二号任务技术难度大,工程风险高,共包含发射段、小行星转移段、小行星接近段、小行星交会段、小行星近距探测段、小行星采样段、返回等待段、返回转移段、再入回收段、主带彗星转移段、主带彗星接近段、主带彗星交会段、主带彗星近距探测段等13个飞行阶段。其中,小行星探测和采样返回包括9个阶段,发射段顺利完成后,探测器进入小行星转移段,这一阶段将持续约1年,期间需实施深空机动、中途修正等操作,直至距离小行星约3万公里处。随后依次进入小行星接近段、交会段、近距探测段,在近距探测段按照“边飞边探、逐步逼近”原则,对小行星开展悬停、主动绕飞等探测,确定采样区后进入采样段。完成采样任务后,探测器将经历返回等待段、返回转移段,在返回转移段接近地球,返回舱与主探测器分离,之后独自进入再入回收段,预计于2027年底着陆地球并完成回收。此后,主探测器则继续飞行,前往主带彗星311P,开展后续探测任务。

  探测器上共配置了中视场彩色相机、多光谱相机、可见红外成像光谱仪、热辐射光谱仪、探测雷达、磁强计、带电粒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喷发物分析仪、窄视场导航敏感器、激光一体化导航敏感器、旋转衍射高光谱相机等11台科学设备。这些先进设备将助力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对小行星和主带彗星进行探测,获取科学数据。

白国龙 摄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78次发射。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我国高轨发射的主力火箭,也是我国宇航发射次数最多的火箭,此前已完成108次发射,曾执行过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等探月工程任务。为确保“长征三号乙火箭‘可靠、精准、准时’答卷”,跑好天问二号任务“第一棒”,设计人员历时2年完成了多轮设计迭代,同时满足了各方约束要求,实现火箭与探测器完美“交接班”。(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智汇拉萨 共创未来”人才周活动在拉萨开幕

据新加坡媒体4月16日报道,李显龙卸任之后留在内阁担任国务资政。黄循财4月16日下午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已邀请李显龙先生继续在内阁服务,出任国务资政。我很高兴他已经答应了。”

蚩尤九黎城“台湾馆”开馆

当日,满载跨境快件的运输车辆以及出口车辆顺利出区离境。黑河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建成运营,在推动国际快递与跨境电商协同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将为企业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成本更低的跨境通道。

中新健康 | 谭先杰:一名妇科男医生的科普初衷

前进的道路上充满风险考验,但这阻挡不了奋斗者前进的脚步。因为,奋斗者的精神是富足的——他们坚信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更重要的是,奋斗的过程也是成长与进步的过程,奋斗与锤炼会使人获得越来越过硬的本领,收获精进的喜悦,加添前行的信心。面对国家日新月异,感受发展为民的点点滴滴,奋斗者更能体味到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命运的精彩。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聚焦同心奋斗,让奋进正能量更强劲,让图强主旋律更高昂。

男子被巨大神经纤维瘤压弯腰 切除后重达13斤

“在接报案中心,群众反映情况,工作人员统一受理,经侦、法制民警及律师集体审核,报立案过程透明公正、高效便捷。”不到3天,安徽昊华律师事务所李成华律师就收到了公安机关为其当事人开具的案件受理通知书。

山西举办“两岸一家亲 携手创未来”台胞联谊座谈会

在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背景下,非西方哲学研究的兴起有何必然性与必要性?面对世界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中国哲学给出何种解答?在西方哲学具有普遍优势时,非西方哲学应如何应对?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徐克谦接受“东西问”专访,对此作出解读。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